2025年江西公务员常识累积: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
一、什么是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寄生于人体所致的疾病,是乙类传染病,血吸虫病患者如不及时治疗或未治愈,发展到晚期,肝脏等器官会受损,导致门静脉高压,出现肝脾肿大、腹水等症状,人的外貌会变得骨瘦如柴、肚大如鼓,因此民间也称之为“大肚子病”。
我国流行的是由日本血吸虫感染引起的日本血吸虫病,曾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二、血吸虫≠吸血虫
血吸虫是一种寄生于脊椎动物血管内的吸虫,又称裂体吸虫。其发育分为虫卵、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童虫及成虫共七个阶段,其中尾蚴是可以感染人体的阶段。
吸血虫常常指的是水蛭,又称蚂蝗,是一种以吸血或食腐肉为生的体外寄生虫,生活在水田、河流、稻田、湖沼、沟渠和浅水污秽坑塘等处,宽体金钱蛭、茶色蛭及日本医蛭等品种水蛭干燥的动物全体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认定为中药药材,《神农本草经》谓之能“逐恶血、瘀血”,破“血瘕积聚”。
三、血吸虫病可防可治吗?
血吸虫病可防可治。吡喹酮是目前唯一在血吸虫病流行区广泛使用的高效、低毒、使用方便的口服抗血吸虫药物。服药时应谨遵医嘱,加强随访。
感染血吸虫的直接原因是接触了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体(疫水)。因此,不接触可能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体、安全用水是避免感染的关键。
刷题巩固
(单选)日本血吸虫的感染阶段是()。
A.成虫
B.虫卵
C.尾蚴
D.毛蚴
【答案】C。
尾蚴是可以感染人体的阶段。




点击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