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网 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江西公务员考试网 >> 时政要闻 >> 每日练习

江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精选题库999(490-492)

发布:2023-09-14 09:05:02    来源:江西公务员考试网 字号: | |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 手机端行测直接刷题

行测练习江西

\ 江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

  接下来完成1-3题!
  
 
 
  1.>人类很早就知道城墙的防御效果,古往今来,不知上演过多少隔墙而战的攻防战役。蒙古人开始征战世界时,善于野战的游牧骑兵团对攻城战束手无策。但蒙古人善于学习,很快掌握了攻城的战术,并将各地的攻城武器集中起来综合使用,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许多固若金汤的城池都被摧毁了。欧洲当时较薄的城墙,根本不能抵御蒙古人的攻击,特别是蒙古人开始使用多种威力巨大的火器,更具破坏性。从此以后,由于火炮的火力改进,城墙的作用就逐渐从人类历史中消失了。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蒙古兵团是怎样征服欧洲的

  B.城墙是如何退出历史舞台的

  C.城墙如何在攻城战中发挥作用的

  D.蒙古的游牧兵团是如何调整战术的

  2.每个人的德性都与公共生活紧密相关。现代国家中的公民,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分子,离不开公共生活。公共生活的重要部分之一,就是完全超越利己动机的公益慈善。事实上,追问人的本性,每个社会成员都有向善、为善的一面。与其说这是完成他的社会责任,不如说这会给他带来助人的喜悦和欢愉。这既是本性,也是权利。那种片面地将公益慈善视为社会精英特权或某些组织禁脔的思想,是无视人之本性的陋见,不利于公共伦理和公共道德的形成,是阻碍现代公民意识生成的绊脚石。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德性与公共生活紧密相关

  B.行善给人带来喜悦和欢愉

  C.做善事是社会成员的权利

  D.不正确的慈善观危害甚大

  3.许多关于不借助外力能够漂浮起来的断言,几百年前就已经有了。但是,那些作为断言的人,只要不是在欺骗的条件下,从来就没有达到过十五英尺的高度。如果漂浮起来是可能的,那么,其科学意义,甚至更广泛地说,它对人类的意义将是极其巨大的。然而,那些不如批判的观察,或提出不诚实主张的人,会把人们引入歧途,并使我们偏离理解世界这一人类的主要目标。

  这段话中,作者对于“关于人不借助外力能够漂浮起来的断言”的态度是()。

  A.肯定

  B.否定

  C.欣赏

  D.赞美

  江西公务员考试网参考与解析

  1.答案:B

  解析:>首先确定文段谈论的主体是城墙,由于城墙防御效果减弱,因此城墙的作用逐渐从人类历史中消失,故答案选B

  2.答案:C

  解析:

  据提问知此题为隐含主旨题。

  文段出现了表示转折的关联词语“事实上”,该词后面将会出现重点内容。作者主要想表达“助人的喜悦和欢愉既是本性,也是权利”,不是仅仅为了”完成他的社会责任“。故C项最符合此意。A项与主旨无关,B项不够到位。文段并非强调不正确的慈善观的危害,故D不选。

  故正确答案为C。

  3.答案:B

  解析:

  据提问知此题为态度理解题。

  作者先指出在几百年以前就已经有了关于人能漂浮起来的断言,接着“但是”后面转折引出事实“只要不是在欺骗的条件下,从来就没有达到过十五英尺的高度”,即摆明了自己的观点:在真实的情况下,人不可能漂浮起来,由此可知作者对漂浮观点持否定态度。

  故正确答案为B。
\ 刷题不过瘾,想咨询其他?扫码回复“咨询老师”
 
 
\
<a href=
 
\
扫码关注我们
更多精彩等待你发现

点击分享此信息:
没有了   |   下一篇 »
相关文章相关文章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
CopyRight 2023 http://www.jxgwy.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皖B2-20110080-8
(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