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网 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江西公务员考试网 >> 时政要闻 >> 每日练习

江西公务员考试片段阅读每日练习(2017.3.30)

发布:2017-03-30    来源:江西公务员考试网 字号: | |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1.纵观世界,新的垃圾处理时代正在到来。前不久,俄罗斯科学家已经可以利用等离子技术来处理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并对城市生活制造的“污泥浊水”进行无害化处理,使其转为腐殖酸肥料。德国科学家造出“风拣技术”,令世界看到了垃圾处理的广阔未来。该技术终结了垃圾的人工分拣,让风代替人去对垃圾中的塑料、玻璃、纸张等进行分拣,从而将垃圾处理工艺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垃圾:放错地方的资源
   
    B.科技:垃圾处理的关键
   
    C.风力:新时代的“机器人”
   
    D.无害化:垃圾处理的未来
   
    2.进入21世纪以来,欧洲一直受竞争力下滑的困扰。2010年,欧盟曾在新颁布的“欧洲2020战略”中,明确提出研发创新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平均每年都要达到3%。但在债务危机的冲击下,各国忙于紧缩财政,创新问题一直被忽视。根据欧盟最新的统计数字,2011年,欧盟研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仅为2.03%,27个成员国中,仅丹麦和马耳他实现了既定目标。未来数年,由于公共债务和“财政契约”的限制,欧盟各国的财政政策总体上仍会偏紧,能够用于刺激研发的资金有限,这意味着创新困境难有改善,从根本上决定了欧洲经济增长将缺乏引擎。
   
    根据这段文字,欧洲竞争力不断下滑的根本原因是:
   
    A.债务危机重创欧洲制造业
   
    B.用于研发的资金投入有限
   
    C.财政紧缩导致创新力度不足
   
    D.经济增长无法带动产品质量上升
   
    3.避讳是为了表示对封建君主和尊者的敬畏,必须避免直接说出他们的名字而采用别的方式加以表达,它是封建宗法制度的产物,又是家天下和尊祖敬宗的体现。它起源于西周,完备于秦汉,盛行于唐宋,到清代的雍正、乾隆年间发展到极致。避讳作为封建社会特有的禁忌制度目前已经消亡了,但是,不许犯忌和害怕犯忌的双向心理并没有消除,避讳已经演变为某些趋吉避凶的习俗,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依然存在。
   
    根据这段文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封建社会的发展使得避讳愈来愈严格
   
    B.趋吉避凶的心理使人们进行各种避讳
   
    C.在当今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避讳现象
   
    D.避讳由统治者运用国家权力强令实行
       

 

 

 

 

 

    参考答案与解析:
  
    1.B【解析】文段通过俄罗斯科学家以及德国科学家的两种处理垃圾的方式表明,运用科技是处理垃圾的有效手段。对应选项可知,B项准确的把握了文段的中心意思;A项没有提及科技这一概念,且意思仅为文段的一部分内容;C项,风力仅为处理垃圾的其中一种科技手段,表述不全面。D项为无中生有,文段没有提及垃圾的无害化。
   
    2.C【解析】文段首句说明“欧洲的竞争力一直下滑”这一结论,后文开始阐述原因。第二句和第三句指出“欧洲2020战略”中提出了研发创新目标,但“在债务危机的冲击下,各国忙于紧缩财政,创新问题一直被忽视”,第五句指出“欧盟各国的财政政策总体上仍会偏紧”,“这意味着创新困境难有改善,从根本上决定了欧洲经济增长将缺乏引擎。”在原因表述中,强调了财政支出不足以及由此引发的创新能力不足,即欧洲竞争力不断下滑的根本原因也正在于此,故C项为正确答案。A、D两项为无关选项,B项为迷惑项,相比之下,C项的表述更为全面。
   
    3.C【解析】由最后一句“避讳已经演变为某些趋吉避凶的习俗,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依然存在”可知C项正确。A项中原文意思是,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避讳变得愈来愈严格,“封建社会的发展”并不构成其原因;B项以偏概全,“趋吉避凶的心理”是当今现实生活避讳现象存在的原因,在封建社会则是“为了表示对封建君主和尊者的敬畏”;D项内容在文中并未涉及,排除。
   


点击分享此信息:
相关文章相关文章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
CopyRight 2017 http://www.jxgwy.org/ All Rights Reserved
(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