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网 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江西公务员考试网 >> 江西事业单位综合知识 >> 常识

2017年江西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强化练习(183)

发布:2017-01-03    来源:江西公务员考试网 字号: | |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1.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诞生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歌曲。下列歌词均来自这些著名歌曲,其中创作时期与其他三首不同的是:
   
    A.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
   
    B.我们生长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
   
    C.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D.宽广美丽的土地,是我们亲爱的家乡
   
    2.下列与对联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不夜灯光,便是玲珑世界;通宵月色,无非圆满乾坤”写的是元宵佳节
   
    B.“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是西汉人写的
   
    C.“新年的余庆,嘉节号长春”符合对联“仄起平落”的书写习惯
   
    D.“入门尽是弹冠客,去后应无搔首人”适合作为理发店的对联
   
    3.下列情形可能发生的是:
   
    A.南北朝贵族妇女去佛寺礼佛
   
    B.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玉米
   
    C.周武王穿着铁制铠甲伐纣
   
    D.秦朝儿童春天放纸风筝
                                                                                                              

 

 

 

 

 

    参考答案与解析:
  
    1.D【解析】A项是《黄河大合唱》里的歌词,这首歌是冼星海于1938年创作的;B项是《游击队之歌》里的歌词,这首歌是贺绿汀于1937年创作的;C项是《义勇军进行曲》里的歌词,这首歌是聂耳于1935年创作的;D项是《歌唱祖国》里的歌词,这首歌是王莘于1950年创作的。前三首歌都诞生于新中国建立之前,是在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年代完成的,而第四首歌诞生于新中国建立后。
   
    2.B【解析】A选项是一副对联,描写的是元宵佳节。B选项出自济南千佛山兴国禅寺门两侧石刻上的经典对联,而这个寺庙兴建于隋唐,所以对联不可能是西汉人写的,故此项表述错误。C项,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在现代汉语四声中,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对联的上联,必须是仄声结尾,即上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现代汉语中的三、四声字,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一、二声字。“庆”是仄声,“春”是平声,所以C项正确。D选项“弹冠”是进门时弹去帽子上的灰尘,“搔首”是以手挠头,所以这副对联适合于理发店。
   
    3.A【解析】A项正确,佛教于汉朝传入中国,南北朝在汉代之后;B项错误,玉米原产于美洲,16世纪传入中国,半坡原始居民生活于公元前,当时玉米尚未传入中国;C项错误,铁制品出现于春秋时期,此前的商周时期尚无铁制品;D项错误,造纸术发明于东汉年间,秦朝不可能有纸制风筝。
   


点击分享此信息:
相关文章相关文章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
CopyRight 2017 http://www.jxgwy.org/ All Rights Reserved
(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