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西公务员考试逻辑填空习题演练(60)
1.过去,城市规模基本上是由政策决定的。如果把城市当作一个________的系统,它的吞吐、消耗以及内部运转,所有的生态流是完全能够定量计算的。我们的城市设计,必须跟周围的生态环境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与其生态承载力相________,根据周围生态承载力确立城市规模,才是科学态度。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循环 支持
B.封闭 匹配
C.机械 符合
D.动态 平衡
2.实际上雾霾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识别污染源是有效治理大气污染至关重要的环节。对京津冀区域而言,认清区域内污染源的共性及差别,有助于区域内地区________地对污染源进行综合治理。
填入画划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因地制宜
B.正本清源
C.齐心协力
D.有的放矢
3.不管是无意还是有意,总有些________的“史实”并不真实,又或者,有些历史真相看起来无可置疑,但在它们背后,却隐藏着另一层真相。当我们试图从历史中汲取前人经验,为未来提供借鉴时,却发现历史并非全部都是真相,而是被________过的。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盖棺定论 增添
B.言之凿凿 加减
C.铁证如山 修饰
D.无可厚非 篡改
参考答案与解析:
1.B【解析】首先根据第二空“与……相……”可排除包含“支持”的A项;“动态”表明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与“完全能够定量计算”不符,排除D项;B项“封闭”与C项“机械”相比,根据其后的“内部运转”可知是在某一范围之内,前者更符合文意,“匹配”填入空缺处契合句意。
2.D【解析】文段首先指出识别污染源是治理大气污染关键,接着说对于京津冀区域要认清其共性和差别,有助于区域内地区对不同污染源进行综合治理,可知文段强调的是抓住这一区域的共性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综合治理污染源。D项“有的放矢”比喻说话做事有针对性,即针对不同的污染源进行治理。B项“正本清源”指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C项“齐心协力”指认识一致,共同努力,均不能体现针对性地解决区域问题,故排除B、C两项。A项“因地制宜”指根据各 地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文段仅解决京津冀地区,并无其他地区的对比,差别在于污染源的不同,故可排除这一强迷惑项。
3.B【解析】第一空考查语义的对应。A项中的“ 盖棺定论”指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到死后才能作出结论, 不能修饰“史实”;C项中的“ 铁证如山”强调证据确凿、不容反驳,与后文“ 并不真实” 相悖;D项中的“ 无可厚非”指做的事情不能算错,不必过分地加以责备,而文段并无此意。 A、C、D三项语意与原文不符,排除。以第二空做验证,由原文“ 历史并非全部都是真相” 可知,历史是变动过了的“ 加减” 能够体现出此意,因此 B 项符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