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西公务员考试片段阅读习题演练(58)
1.有人说,凡是知识都是科学的,凡是科学都是无颜色的,并且在追求知识时,我们要知道没有颜色的态度,假使这种说法不随意扩大,我也认同。但我们要知道,只要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便必然有颜色。对无颜色的知识的追求,必定潜伏着一种有颜色的力量,在后面或底层加以推动。这一推动力量,不仅决定一个人追求知识的方向与成果,也决定一个人对知识是否真诚。
这段文字中“有颜色的力量”指的是:
A.研究态度
B.价值取向
C.道德水准
D.兴趣爱好
2.一份哈佛商学院的报告表明,公司管理和薪资的变化使美国公司管理人员采取一种关注股价和短期业绩的管理方式。当一家公司聚焦短期利润和股价时,管理层可能会创新,但这些创新都与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有关。相反,能够带来附加值的创新,特别是具有变革意义的创新,则很可能被认为风险过大、代价过高而得不到投资。公司将持续被节省成本的创新所吸引,即使这种方式会使公司走上全球竞争力不断减弱直至灭亡的道路。
最适合这段文字的标题是:
A.短期利润与具有变革意义的创新
B.哈佛商学院与美国公司的管理理念
C.利润压力使公司管理方式误入歧途
D.管理层的短视使美国公司缺乏创新动力
3.自2004年6月26日开始,6家环保NGO发起的“26℃空调节能行动”已经起航5年,但在今夏用电高峰期,北京大多数室内空调的温度都在23℃—25℃,个别甚至低于20℃。事实上,如何推进环保运动的持续性一直考验着NGO的行动能力。而在偃旗息鼓的背后,更涉及南北气温差异,行动的具体效果引起争议等NGO协调问题。今夏电力仍旧紧张,多家NGO均表示,虽然自身暂时没有相关计划,但如有同行呼吁,他们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参与。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偃旗息鼓的26℃行动
B.NGO行动能力下降
C.偃旗息鼓的背后
D.今夏电力紧张使得26℃行动偃旗息鼓
参考答案与解析:
1.B【解析】此题为词语指代题。从文段中看出,“保持没有颜色的态度”是客观的态度,与之对应的“有颜色”即表示主观。“研究态度”和“道德水准”只是主观的表象,不符合“在后面或底层加以推动”排除选项A、C;“兴趣爱好”与“价值取向”相比,后者对人的发展起着更大的决定作用。由原文“这一推动力量不仅决定……也决定……”可知, “有颜色的力量”指的是最根源的主观力量,即“价值取向”。
2.D【解析】由提问可知本题为标题选择题。文段为议论文文体,整体为分—总结构。文段指出了由于领导者过分重视短期利润,导致企业缺乏具有竞争力的创新。结合选项,D项表述与文段中心意思一致。A项没有体现出文段的核心意思,只是论证过程中的一部分,文段讨论的是公司管理层的选择以及给公司带来的后果,排除;B项没有抓住文段重点,“哈佛商学院的报告”只是用于引出论题,并非文段讨论主体,排除B项;C项扩大了文段的主体范围,文段讨论的主体是美国公司而非所有的公司,排除。
3.A【解析】材料首先阐述了“26℃空调节能行动”失败这个事实,后面分析其偃旗息鼓的原因,最后一句话又点出今年夏天26℃行动仍无法推进。由此可知,文段重点阐述的就是“26℃空调节能行动”失败了这个事实。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A。B选项说法在文中缺乏依据,这则文段中并没有讲“行动能力下降”,只是讲“考验着NGO的行动能力”;C说法过于笼统,根本没有体现文段的论述主体“26℃空调节能行动”;文段中并没有说“电力紧张”与“26℃行动偃旗息鼓”之间具有因果关系,D说法在文段中缺乏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