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西省公务员考试逻辑填空习题演练(6)
1.筹算应用了大约两千年,对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功不可没。但筹算有个严重缺点,就是运算过程不保留。元朝数学家朱世杰能用筹算解四元高次方程,其数学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但是他的方法难懂,运算过程又不能保留,因而________。中国古代数学不能发展为现代数学,筹算方法的________是个重要原因。
依次填入划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形同虚设 束缚
B.销声匿迹 片面
C.后继无人 限制
D.难以为继 约束
2.元代的方回,论诗颇有眼力,而对朱熹的诗却抬举过分,事出反常。这里除了有乡里私心的原因之外,很可能与方回“秽德彰闻,依托道学”的隐曲有关,文人既心存依附之念,势必________。再如,中国古代文论的作者,常常自己就兼作家身份,“文章得失寸心知”,发而为论,时有取长补短或________的隐衷。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进退维谷 才短思涩
B.随波逐流 博采众长
C.进退失据 扬长避短
D.骑虎难下 避实就虚
3.舞台上,一个是中国京剧大师,一个是交响乐指挥家;一会儿传来韵味十足的京腔,一会儿又是沁人心脾的管弦乐。面对京剧传承的尴尬和交响乐普及的艰难,这种“抱团取暖”的方式,把两个不搭界的艺术形式进行“嫁接”,究竟是________还是异想天开?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相得益彰
B.取长补短
C.推陈出新
D.移花接木
参考答案与解析:
1.C【解析】第一空,理解文段。筹算应用时间久,虽使中国古代数学发展,但它有“运算过程不能保留”这一严重缺点,使得中国古代数学不能发展为现代数学。可知筹算有其存在意义并不是“形同虚设”的,排除A项;“销声匿迹”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有主动隐藏的意思,语义不符,排除B项。D项“难以为继”表示很难再继续下去,强调“难”,C项“后继无人”表示无人传承,强调“无”。而筹算已不是现代数学的内容,没有传承下来,对比而言,“后继无人”更加合适。初步确定C项。第二空,“约束”的对象一般是自由,筹算只是因为运算过程无法保留,是方法的局限性所致,此处用“限制”更为恰当。
2.C【解析】第一空,题干是说方回本来评论诗文很有眼力,但是因为心存依附之心而对朱熹的诗文抬举过分,可见文人存了依附之心后就会让自己处在一个两难的境地:因为自己有心依附道学,就不能公正评论,但是不公正评论又不能做到让人信服。“进退失据”指前进和后退都失去了依据,形容无处安身,符合这里文人无论怎么做都没有依据的语境。A项“进退维谷”指无论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形容处境艰难,文段并未至“困境”这一程度,故排除A项。B项“随波逐流”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文段并未提及别人都称赞朱熹,故“随波逐流”与文意不符,排除B项。D项“骑虎难下”比喻做一件事情,进行下去有困难,但情况又不允许中途停止,所以不得不硬着头皮继续做下去,文段中亦并无此意。故基本锁定正确答案为C。第二空,根据“或”可知空格处成语的意思应与“取长补短”形成近义并列。“扬长避短”指发扬优点或有利条件,回避缺点或不利条件。与“取长补短”语义相近,C项当选。A项“才短思涩”指见识短浅,思路迟钝;B项“博采众长”指广泛采纳众人的长处及各方面的优点;D项“避实就虚”原指避开敌人的主力,攻击敌人的薄弱环节,或指谈论问题回避要害。A、B、D三项都与“取长补短”存在语义上的很大差异,所以不选,验证C项正确。
3.A【解析】由原文“究竟是……还是……”可知,此空应填入一个与“异想天开”语义相反的词语,表示对这种“嫁接”的正面评价。故较容易排除D项“移花接木”。“移花接木”意为把带花的枝条嫁接在别的花木上;比喻暗地里施手段更换人或事物以达到某种目的,为典型的贬义词,与文段所需的褒义词相悖。对比A、B、C三项。A项“相得益彰”表示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使双方的能力、作用和好处能得到充分展示,与文段中“抱团取暖”“嫁接”等词对应得当;而B项“取长补短”意为吸取别人长处弥补自己不足,文段中并未重点提及京剧与交响乐的不足之处;C项“推陈出新”表示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文中没有新旧事物的对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