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西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片段阅读(17)
1.如果人脑因科技的发展而变化,那是一种灾难,尽管有理论认为“克隆人”虽与本体基因相同,但由于后天因素,也会在多方面与本体相异,而且严格来说,基因相同也是一样没有意思,人人都健美,智商都是150,这就像用一幅美好的图画代替了一千幅美丽的图画一样,没有生气。
对上面这段话所说明的主要观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捍卫“多样性”原则,认为“克隆人”将破坏人类自身的多样性
B.认为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一点正是人的尊严和价值
C.人对世界的认识,是没有止境的,对基因研究有待进一步提高
D.反对克隆技术,认为这种技术违背自然规律,后果不堪想象
2.蝴蝶以其绚丽的色彩和优美的舞姿,赢得了“会飞的花朵”、“大自然的舞姬”等美誉。蝴蝶翅膀丰富的色彩、各异的图案造就了这美丽的精灵。有些蝴蝶在阳光下飞舞时翅膀会闪烁着金属光芒,有些蝴蝶翅膀的色彩可以单一到通体只有一个颜色,也有蝴蝶的颜色可以丰富到让人眼花缭乱。甚至还有人在蝴蝶翅膀上收集到了阿拉伯数字1~9和26个英文字母形状的图案。
这段文字描述的主要是:
A.蝴蝶是自然界美丽的化身
B.蝴蝶的翅膀丰富多彩、无奇不有
C.蝴蝶是昆虫中极具观赏性的类群
D.在蝴蝶翅膀上有许多绚丽的图案
3.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认为,人主宰自然这种狂热是欧洲科学思维最有破坏性的特点之一,而主张万物为一体,主张保护自然则是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今天,人们在征服自然的同时,也觉察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受到破坏,从而开始重新寻求与自然的对话,希望找回对生活的直觉,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寻求根源。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欧洲与中国对待自然的两种不同思维方式
B.人类需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C.人类征服自然、主宰自然必然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D.人类应与自然和谐相处
参考答案与解析:
1.A【解析】文段首先提出论点,人脑的“相同”是一种灾难。接着分析原因:之所以是灾难是因为尽管“克隆人”与本体可能相异,但基本相同,就好像用一幅美好的图画代替了一千幅美丽的图画,世界将没有生气。可见文段是围绕“多样性”来阐述的,与此对应的为A。文段中并没有提及“人的尊严和价值”、“人对世界的认识是无止境的”,排除B、C。“克隆技术”的范围过大,文段只是针对“克隆人”而言,排除D。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2.B【解析】“蝴蝶”、“翅膀”两词在文中多次出现,可知文段论述的中心是“蝴蝶翅膀”,排除A、C。通读文段可知,文段第二句“蝴蝶翅膀丰富的色彩、各异的图案造就了这美丽的精灵”为文段的主旨句。D项只阐述了文段的部分内容,未能体现蝴蝶翅膀的差异性,不及B项表述全面,排除。故本题答案为B。
3.D【解析】文段只是拿人主宰自然的欧洲科学思维方式来引出中国对待自然的思维方式,没有具体展开进行对比,故A项错误。B项属于过度引申。C项在文段中并未体现。文段尾句是文段意在强调的内容,即人类应与自然和谐相处。故本题选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