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公务员考试网精选申论范文:落实惠民政策 改善百姓生活
唱响改革主旋律
——落实惠民政策,改善百姓生活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的经济数据无比亮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突破7000美元、近7亿人脱贫……但当一个社会还有2亿贫困人口,基尼系数超过0.4警戒线,几千万人看不起病,再亮丽的数据也会变得黯然失色。李克强总理曾表示:“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现在要让整个‘利’更多地落在百姓身上”。让利、惠民应该是经济、民生、环境多方面的内容,也就是说惠民政策的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改善百姓生活。这也给我们指出了当前深入推进各领域改革的根本原则:激发社会活力,落实惠民政策,改善百姓生活,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落实惠民政策,改善百姓生活
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就需要青山绿水,需要经济稳健发展,需要改善民生,需要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改革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工程,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起点。只有发挥众人之力,把握关键,明确路径,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入手,改善百姓生活,是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气污染(雾霾)、水污染、垃圾围城等一系列环境问题,让人们对土地、水源、天空的安全感骤降;经济结构失衡,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区域发展不平衡,让人们对和谐、稳定有了担忧;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住房得不到保障,就业形势严峻,养老问题堪忧,让人们对有能力、有尊严的生存下去有了质疑。试问,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如何拥有好的生态环境?如何保障经济稳健增加?如何实现学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要真正的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就是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舒适的自然环境,完善的社会保障。所以,要完善惠民政策内容,经济要重视、环境要保护、民生更是重中之重,以“钉钉子精神”,解决老百姓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发挥众人之力、多策并举,落实惠民政策,是改革的途径。和百姓生活有关的问题涉及面广、内容多、困难大,即使再全面完整的惠民政策,完全只依靠政府,通过政府的大包大揽必然是实现不了的。当然,没有政府牵头,单靠社会团体、企业、个人,更不可能落实政策,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那怎样才能打破一个腐朽的旧世界,创造一个富足的新世界?“集体是力量的源泉,众人是智慧的摇篮。”。要发挥政府带头作用,要引导社会团体、企业等积极参与,要激发民众的创造性,采用多种途径,方才能真正落实政策,改善民生,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既等不得,也急不得,稍有迟缓和差错,就可能影响一代人的命运。我们既要有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也要有如履薄冰的危机感,科学规划、全盘考虑、协调推进各领域的改革,切实落实惠民政策,改善百姓生活!
点击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