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西公务员笔试:逻辑填空(3)
1.森林的大面积减少,水土流失、风沙弥漫,这可怕的景象决不是______,而是活生生的现实。不认真解决水害、沙害,土地资源流失与人口膨胀所造成的弊病,21世纪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空想。大自然的警告,足以________。
A.虚张声势 当头棒喝
B.危言耸听 醍醐灌顶
C.空穴来风 振聋发聩
D.耸人听闻 警钟长鸣
2.
阿富汗在历史上________外族的侵略,又处于十分复杂的地缘政治________之中。塔利班政权倒台后,阿富汗国内各派政治力量为了国家的未来必须进行必要的妥协与和解,从而找到使他们相互________乃至________在一起的政治解决办法。否则,阿富汗势必重新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成为欧亚大陆最具威胁的“火药桶”。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承受 格局 协同 凝结
B.备受 局势 协同 凝结
C.备受 格局 协调 凝聚
D.承受 局势 协调 凝聚
3.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广泛应用是一个重大的系统工程,其日新月异的发展与________的应用令人_______,或者有些始料未及。依次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五花八门 瞠目结舌
B.无孔不入 无法招架
C.无所不在 目不暇接
D.形形色色 猝不及防
4.
依次在横线处填上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长江流域,无疑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 )之一。考古发现( ),旧石器时代处于长江上游今云南境内的元谋人,与黄河流域今陕西境内的蓝田人( )。这个结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A.发源地 表明 共存
B.发祥地 证明 并存
C.发源地 证明 并存
D.发祥地 表明 共存
5.>显意识通过感官对外在世界发生作用,是意志及其所产生结果的动力源。显意识可以______潜意识活动,充当潜意识监护人的角色。不过,显意识也会有“擅离职守”或判断失误的时候,特别是在异常复杂的情况之下。此时潜意识就会对所有的信息和暗示敞开大门,很多错误的、负面的信息就会趁机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指导 喧宾夺主
B.指引 乘虚而入
C.引领 攻城略地
D.引导 长驱直入
【答案与解析】
1.答案: C
解析:
从第二个空入手,大自然的警告足以让人不能是醍醐灌顶,也不能是警钟长鸣。排除BD。第一个空景象不能虚张声势,故排除。所以本题选C。
释义
空穴来风:原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现多用来指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
醍醐灌顶: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
虚张声势:形容假装出强大的气势,指假造声势,借以吓人。
当头棒喝:比喻使人醒悟的打击或警告。
危言耸听:指故意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使人惊疑震动。
振聋发聩:用来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耸人听闻:故意说夸大或捏造惊奇的话,使人听了非常震惊。
2.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近义实词的程度辨析、不同侧重点的辨析和语境搭配。
“备受”指受尽了;“承受”指承担、接受,语意较前者轻。“局势”一般指政治、军事的情况;“格局”更为广泛,包括地理、经济、政治等。“协同”指相互配合、协助;“协调”指配合得当、和谐一致,较前者强调配合的结果。“凝结”指聚集,多用于物理变化;“凝聚”指凝结、集中。
结合语境,第一空应用程度较重的词语,即“备受”;第二空所指超出了政治军事范围,因此“格局”更为恰当。到此可将答案锁定C。再将“协调”、“凝聚”代入,符合语意。故正确答案为C。
3.答案: C
解析: 段首提到“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广泛应用”,日新月异对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横线处对应的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能表现“广泛”的,只有C选项中的“无所不在”;且D选项“猝不及防”与“始料未及”语义重复,不选;AB选项瞠目结舌、无孔不入均含贬义,与文段感情色彩不符,排除。故答案选择C选项。
4.答案: B
解析:
此题考查近义实词的语境搭配。
“发源地”指河流起源的地方或事物发端、起源所在;“发祥地”原指帝王祖先兴起的地方,现用来指民族、革命、文化等起源的地方。所以第一个空格处应填“发祥地”。
“表明”指表示清楚;“证明”指用可靠的材料来表明或断定人或事物的真实性,而“考古发现”应为“可靠的材料”,所以第二个空格处应填“证明”。
“共存”指共同存在;“并存”指同时存在,更强调时间上的同步。所以第三个空格处应填“并存”。
故正确答案为B。
5.答案: D
解析: 文段第二空前说“敞开大门”,长驱直入指进军迅猛,不可阻挡,故答案为D。
